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线下剧本杀、密室逃脱纳入监管!青少年究竟该不该玩?

时间:2023-04-15 23:01:31 | 浏览:981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作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通知中提到,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在非假期向未成年人开放;剧本脚本应设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作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通知中提到,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在非假期向未成年人开放;剧本脚本应设置适龄提示;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剧本杀、密室逃脱是新兴的娱乐形式。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育有什么影响?家长又应如何认识和看待它存在的意义?我们今天请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来说一说。

貌似成年版的“过家家”

三五好友、密闭空间、角色扮演、实景沉浸……近年来,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剧本娱乐经营活动在年轻群体中颇有市场。《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剧本杀消费用户中,学生群体占比约三成。

年长的人对剧本杀可能不太熟悉,但在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当中,这种游戏方式很风靡。具体来说,就是几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在专门的场馆选择一个剧本,阅读之后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剧本提供的悬疑情节一起讨论交流、演绎推理,一步步用行动检验或修正最初做的推断,最后找出“真凶”。这样一看,是不是有点熟悉?很像成年版的“过家家”游戏,只不过情节更加曲折、烧脑。

在剧本杀中,商家会从服装、道具、布景、机关等方面做出相应准备,让玩家身临其境,提升代入感。玩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别样人生,释放情绪。原本内向的人,在游戏中可以扮演外向的角色;原本顺从的人,可以扮演一个发号施令的主宰者。正因如此,不少人玩过剧本杀之后才会感觉特别减压,特别满足。

靠刺激搏出位有风险

但是,随着剧本杀的风靡,剧本的质量也变得良莠不齐,涉嫌暴力、色情、恐怖、灵异等情节的内容开始冒头,似乎不出格就不足以表现震撼力。日前有新闻报道,长沙一位22岁的女生在玩剧本杀时,被吓得全身无力,头晕气促,送医诊断为脑出血。虽然据说患者原本就存在脑血管畸形,但剧本杀作为诱因,仍然难辞其咎。除了这样极端的情况,其他因玩剧本杀而出现负面情绪的事件也不少。曾有家长说,上初中的女儿给同学庆生时玩剧本杀,晚上回家后吓得睡不着觉,不知道在游戏中经历了什么。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过于刺激的剧本杀游戏,真的不适合青少年。我们从心理上来分析,主要是在认知、情绪和行为3个方面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1.认知方面

青少年的可塑性强,在三观还没有稳固确立的情形下,特别容易受到所扮演角色的影响,以致不能及时切换角色而过度认同游戏角色,并延伸角色到生活中去。比如,剧本中的角色需要撒谎、欺骗、隐瞒,如果青少年喜欢这样的角色并沉溺其中,则会模糊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边界,不自觉地将这样的角色意识带到正常生活中。这就像是看了一部恐怖题材的电影之后,人会不自觉地感到害怕一样。而剧本杀为了追求效果,其角色剧本往往会突出人性阴暗隐晦的一面,这些原本隐藏的意识如果被过多暴露和强调,也会影响青少年性格倾向的健康稳定发展,在之后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2.情绪方面

有些剧本的尺度较大,比如为了渲染恐怖效果,在游戏场景中布置灵堂,放置棺木。一些青少年亲眼目睹这些场景,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的人会吓得整晚睡不着觉或不敢独自睡,即便睡着也会做噩梦,甚至不敢走夜路。要知道,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均不及成年人,如果过早过重地遭受焦虑、恐惧的情绪冲击,心理调节能力又不够好的话,可能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或是心理创伤,甚至可能诱发心理疾病,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或情绪刺激,更容易调动这些不良情绪体验,即所谓的惊弓之鸟。事实上,有的成年玩家玩游戏之后也不敢半夜上厕所,不敢照镜子,甚至不敢坐飞机。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青少年。

3.行为方面

那么,剧本杀为何能快速聚集一群追随者呢?

有的人喜欢剧本曲折动人的情节,玩过之后欲罢不能,对剧本杀上了瘾。有人说,自己朋友不多,平时也不善交际,剧本吸引自己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喜欢这种快餐式的社交,几个陌生人在一起玩游戏,没有利益冲突,又不用顾忌什么,有时遇到对脾气的人还可以交朋友。还有的人喜欢跟大家一起探索尝试,感受最后抓到“真凶”的成就感,每玩一次游戏,如同获得了一次胜利,这种成就感在学习中是不容易快速获得的。

在种种原因的推动下,每玩一次游戏,就是被鼓励一次,被强化一次,想不成瘾都难。有的学生为此荒废学业,沉迷其中。有位家长反映,儿子每天都想着玩剧本杀,不好好吃饭睡觉,也不想上学。可见,一旦孩子对这种游戏方式上瘾,心理上的变化有多大。

指望游戏提高“双商”不可能

有人意识到剧本杀背后隐藏的问题,但也有人表示支持,其理由是认为这种游戏方式如同智力闯关,又需要团队合作,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从理论上来讲,似乎有道理,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剧本都逃不开剑走偏锋、探幽猎奇的路数。发现“真相”的过程确实很烧脑,但有的游戏情节设计得非常主观,经不起仔细推敲,远达不到有效提升智商的效果。人智商的提高需要不断学习、训练、积淀,绝非几场游戏就可以实现的。

至于提高情商,也很难说,毕竟游戏的规则是针对结局的,而非用于提高情商。玩家的合作也有很大的随机性,遇到什么样的队友,对角色理解到什么程度,合作到什么程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提高智商、情商一说,要么是商家用于宣传的自我美化,要么是玩家的自我安慰。剧本杀本身,只是一个生动的游戏而已。

还有人觉得,剧本杀其实是恐怖片的升级版,前者比后者的体验更生动真实,是一种身体力行地参与。确实如此,但也不止如此。随着游戏中体验的升级,风险随之升级。看恐怖片感到的恐怖,像是隔岸观火,虽然感到紧张,但毕竟置身事外,与恐怖情境还有距离,实在不敢看可以回避,也就是说,恐怖体验是相对可控的。但玩剧本杀,难以随意抽离,毕竟自己是游戏中的一个角色,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环节,一旦退出,对队友不好交代,再说当“逃兵”的体验也不好。所以,有的人不得已忍受着恐惧等负性情绪的煎熬,对恐惧情绪的可控性远不如看恐怖片。这也是玩剧本杀的一个风险,而这种风险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更大,更可能留下心理阴影。

暑期来临,剧本杀可能又要小火一把。但孩子走进的是什么样的场馆,遇到什么样的剧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都存在未知因素。剧本杀就像一个盲盒,打开了,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惊吓。在青少年还没有足够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情况下,还是别过早打开这个盲盒为好。如果非常好奇,希望尝试,也最好能有家长把关,在安全的前提下、规则的保护下,去体验一些内容正能量、情绪张力适度的游戏。对于家长而言,除了管束之外,如果对这种新生事物多一些了解,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估这种游戏,孩子则更能感受到尊重与平等,更愿意与家长交流分享,自然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

供图:视觉中国

相关资讯

线下剧本杀、密室逃脱纳入监管!青少年究竟该不该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作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通知中提到,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在非假期向未成年人开放;剧本脚本应设置

剧本杀、密室逃脱迎来新规范!文旅、公安等5部门发文:这些情况下不能开剧本娱乐场所

每经编辑:王月龙,易启江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五部门为何联合出手规范密室逃脱、剧本杀?新规管的是什么?

今天(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什么是密室逃脱、剧本杀?

剧本杀、密室逃脱有新规范!这些情况下未成年人不能玩

中新财经6月27日电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作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不得在非假期向未成年

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存诸多问题,如何保护未成年玩家?

张淑琴代表:王忆卿代表:“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对密室主题或剧本内容进行限制性分级,同时鼓励行业经营者设置‘未成年人专场’,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密室剧本杀产品,吸引未成年人自发体验沉浸式娱乐活动。”刘艳代表:“加强密室剧

密室逃脱、剧本杀经营乱象没法管?这里有了新解法

从登上热门综艺到成为线下社交活动,密室逃脱、剧本杀悄然兴起成为社交新宠,密闭的空间、紧张刺激的剧情、花样百出的陷阱、沉浸式的体验使得其在年轻人群体中广受欢迎。与此同时,该产业链中频频曝出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如何让令年轻人“上头”的密

当心密室逃脱“逃不脱”、剧本杀变“隐患杀”

GAME今年最火的内容创作模式非“沉浸式”莫属。沉浸式化妆,沉浸式学习,沉浸式开箱……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近年来倍受年轻人追捧的沉浸式游戏↓↓↓(视觉中国)到底什么是“沉浸式”?“沉浸式”就是让人专注在由设计者营造的规定情境中,从而忘记真实世界

密室逃脱、剧本杀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题:密室逃脱、剧本杀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思思、陈爱平、周闻韬随着暑期到来,作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娱乐休闲消费趋火。与此同时,消防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也不

“剧本杀”“密室逃脱”你玩过吗?这些场所或存在消防隐患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奕奕“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场所可能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结合“动态隐患清零”工作,组织全市治安部门开展全面走访排查,即时整改安全隐患,同时积极会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新业态场所安

11家停业整顿!上海警方整治剧本杀、密室逃脱,它们存在这些问题→

在上海“剧本杀”“密室逃脱”等青年“社交新宠”因存在安全隐患被警方整治上海警方整治“剧本杀”“密室逃脱”新业态 警方供图记者今天上午从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已有11家相关场所被停业整顿,警方还将建立与文旅、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的

剧本杀、密室逃脱有新规范!这些情况下未成年人不能玩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财经6月27日电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作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 不

密室逃脱、剧本杀经营乱象没法管?这里有了新解法!

从登上热门综艺到成为线下社交活动,密室逃脱、剧本杀悄然兴起成为社交新宠,密闭的空间、紧张刺激的剧情、花样百出的陷阱、沉浸式的体验使得其在年轻人群体中广受欢迎。与此同时,该产业链中频频曝出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如何让令年轻人“上头”的密

剧本杀、密室逃脱有新规范!这些情况下未成年人不能玩

中新财经6月27日电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作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不得在非假期向未成年

密室逃脱、剧本杀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

据新华社消息,随着暑期到来,作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娱乐休闲消费趋火。与此同时,消防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也不断引发关注。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强化密室逃脱、剧本杀等近

关停!查封!多地整顿密室逃脱、剧本杀游戏场所

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游戏,因其独特新潮的玩法,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但这些密闭的场所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若发生火灾等意外玩家就有可能从“逃脱”变成“逃生”。密室逃脱事故频发2021年9月12日,重庆市渝中区,小秦和朋友到一家电影密室内玩耍,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飞利浦剃须刀评测网正典燕窝眉山新闻头条网桂林日月双塔资讯网爱马仕奢侈品刘若英歌迷网今日运城咖啡培训网朋友圈说说网今日佳木斯广州新闻资讯网都江堰旅游攻略青海旅游网烧烤音乐节释小龙影迷网
免费剧本杀剧本网-剧本杀一词起源于西方宴会实况角色扮演“谋杀之谜”,是玩家到实景场馆,体验推理性质的项目。剧本杀的规则是,玩家先选择人物,阅读人物对应剧本,搜集线索后找出活动里隐藏的真凶。剧本杀经典剧本推荐《蝙蝠侠:长万岁》、《侦探柯南》、《绿皮书之谜》、《双面女王》、《虚无之地》、4人玩的推理游戏剧本免费、等免费完整剧本杀故事。
剧本杀剧本网 33255.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