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6 00:26:39 | 浏览:1276
如今火爆的“剧本杀”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玩家们通过剧情推理、搜证梳理线索完成游戏任务。但就在剧本杀火爆之际,“儿童剧本杀”也悄然兴起,与“成人剧本杀”不同,游戏内容更像是儿童版简易故事表演。
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儿童剧本杀其本质并非娱乐,而成了一些教培公司“巧立名目”进行课外辅导的幌子。事实究竟如何?家长们又该如何面对?
通过查询多位商家信息,记者发现,“儿童剧本杀”面向的年龄群体标准不一,可参与的年龄段大致在5岁-14岁之间。一位商家说,他们家的儿童剧本杀,以角色扮演为主,更适合儿童,周末预约火爆到已经没有位置了,剧本杀的内容大多为奇幻或历史题材,比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类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像“展览馆奇妙夜”这样的探案+赏析名画的扮演。
“跟成人的剧本杀核心是一样的,推理、换装等,什么都有,它是儿童版的剧本杀,跟成人版的剧本杀相比,它不包含暴力血腥等元素,比较适合14岁以下的小孩子。我们家的场次一般提前一天开始约,现在已经没有位置了。”该商家说。
一家剧本杀机构的合伙人张女士告诉记者,很看好儿童剧本杀市场前景,他们目前经营的一般都是面向成年人的剧本,但现在经常遇到青少年来玩,只能选一些比较适合他们的剧本。“之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剧本,如果说有未成年人去,一般我们会选择一些家国情怀的剧本,或者是讲亲情的剧本提供给他们玩,儿童剧本市场近期比较火。”
张女士说,目前传统剧本杀市场竞争激烈,有一些同行已经转行做儿童剧本杀,也看到不少家长希望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寓教于乐。“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人会把像成语故事或者是典故编成一个儿童剧本杀,让家长带着孩子来玩,小孩体验了这几个小时之后,他能把这些东西记住,既学到了知识,又觉得很开心,因为他是玩着把这个过程给经历下去的。不管是成人的还是儿童剧本杀,在整个环节当中,会有人带领去完成每一个环节。现在我接触到的儿童剧本杀,多数会有换装环节,是从一开始就引导小孩沉浸在这个环节当中。”
儿童剧本杀介绍
张女士还提到,其实儿童剧本杀主要的推广对象还是家长。“因为我们不是为了让儿童去接受剧本杀,而是为了让家长去接受剧本杀。因为它有点类似于托管,孩子在玩剧本杀的过程中,家长不可参与,基本上我们主持人来带着,比如今天是6个小朋友,我们带6个小朋友进入房间,然后让小朋友一步一步完成主持人的指令,这样整个过程大概最少也要在三个小时。时长对现在的家长们算是比较友好的。”
在北京经营儿童剧本杀的从业者廖恪表示,他们从去年开始专门经营儿童剧本杀,据他们对顾客的统计发现,来的家长和孩子们还是希望娱乐内容多一些,反而是一些第三方机构经常联络他们,希望开发成“教育属性”更多的产品。
“大部分家长把这个当成一个娱乐,我们也是把它当成一个娱乐属性的,我们自己定义为儿童新娱乐。但是也有B端用户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我们这种儿童剧本杀形式,他们想要去做加盟的东西,第一类是教培机构想要去转型,第二类是成人剧本杀想要做市场下沉。”廖恪说。
廖恪告诉记者,他也从事教育培训多年,并没有想把儿童剧本杀加入教学内容,他们一直没有这样做,他熟知的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也都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经营者知道,孩子们选择来剧本杀馆,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学习。如果加入教育培训内容,不但违反有关“双减”规定,效果也不会好。他说:“家长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家长送过来就跟送去迪士尼、送去欢乐谷、送去环球影城一样,大家都是去玩的,没有人去问在欢乐谷我能不能学点什么东西,孩子也不傻,知道这是课还是玩,如果是课,他就不愿意去上了。”
文化、娱乐产业评论人张书乐告诉记者,所谓“剧本杀”中的“杀”字,更多的是从80后、90后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狼人杀、三国杀游戏中所被人熟悉的特定词,其形式是设定故事情节、换装等玩法而形成的一套娱乐方式,儿童剧本杀,和成年人的剧本杀相比,其实更像是“儿童剧场”。“它不会在剧本杀里的‘杀’字上面去落脚,而是在剧本上,本质上就是一个儿童小剧场。你再要往深处讲,真正剧本杀的东西,那种玩法,那种逻辑思维的东西,真的要去套到儿童,他们其实接受不了这样的逻辑、这样的推理、这样的判断,他们很难参与其中。”
记者查询网传的某剧本杀涉及变相学科培训的消息,并没有查询到权威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没有查询到有相关部门对此进行查处的新闻,只有一些自媒体文章和各家培训机构的辟谣声明。那么,究竟是谁在把剧本杀和学科培训联系在一起?张书乐分析,还是个别从业者利用家长害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怕有人违背“双减”方针偷偷抢跑的焦虑,而故弄玄虚。
“‘我的孩子要比别人的孩子知道更多’,从业人员通过制造这种焦虑,让家长花钱去抢跑。在第二起跑线上抢跑,它是制造一种焦虑,但是这种焦虑其实是不存在的。”张书乐说。(记者任梦岩)
来源: 央广网
为进一步加强剧本娱乐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旅部13日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剧本娱乐活动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其使用的剧本应当标明适龄范围;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实习生 董彦希“今天有个本可以开,要来吗?”4月10日,剧本杀店员给剧本杀爱好者田晨发来消息,田晨一看是曾经在另一家店玩过的剧本,便婉拒了店员的邀约。田晨发现,自己玩剧本杀的热情好像不如以前那么高了。剧本杀也有过一场难求
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对很多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剧本杀能够在剧本里演绎另一种人格,按照线索拼凑出整个故事的全貌.....这样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内心的表演欲望体验另一种人生,而且还能短暂逃离现实缓解
剧本杀是一种通过剧本形式虚拟出各种凶案故事,让玩家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分析剧本中的漏洞以及提供线索,来找出凶手的游戏。其凭借新颖的娱乐方式以及独特的游戏体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当前,剧本杀已经成为了90后以及00后的社交新方式。剧
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拿着不同身份的剧本,抽丝剥茧地分析着各种线索,利用推理找出背后的“凶手”……这一幕场景就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社交方式“剧本杀”,也被人们形容为“极具Z世代特征的消费场景”。据悉,这个起源于欧美派对的游戏最初被直译
后劲太强。如果不是《007》上场,《长津湖》就承包了整个10月份的票房日冠。截止至10月29日,长津湖内地票房折合美元8.28亿,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第一。而被它超越的第二名,还是国产片,《你好,李焕英》。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市场
什么是剧本杀,剧本杀什么意思,超强解释!剧本杀是什么?剧本杀是一个小众圈层的游戏,圈内人为之沉沦,圈外人雾里看花。一群人坐在一起聊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沉迷其中?先百度了他的官方解释。“剧本
每经编辑:王月龙,易启江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新华社天津7月1日电(记者梁姊 郭方达)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然而,部分“剧本杀”剧本中存在“黄色暴力血腥”内容,一些密室逃脱场景中“黑暗追逐电击”行为,也引发是否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担忧。日前,
【入行门槛低、剧本质量良莠不齐 你玩过剧本杀吗?】“就目前来看,国内‘剧本杀’发行从业者人数过万,每年发行的新本在200本到300本左右,线下店超过2万家。”“剧本杀”资深从业者冷月说。目前,从内容上划分,“剧本杀”分为“硬核本”(以推理为
2016年,一种名叫“剧本杀”的游戏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其故事性、悬疑性、刺激性及自带社交属性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去年,随着新一季《明星大侦探》综艺的播出,剧本杀迎来第一次爆发式推广,成为新经济、夜间经济的“新宠”之一。开剧本杀店需投入几何?
“沉浸式社交体验”“百元买一段人生”“满足悬疑推理的刺激感”……剧本杀是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社交新模式。尽管剧本杀产业已经具有上百亿元市场,但在其热度高涨的背后,危机已经显现——剧本杀《壬辰倭乱》角色剧本与游戏卡片。记者 文超摄艾媒咨询的分析
“剧本杀”: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前景取决于“剧本杀”能否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能否通过规范运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从登陆热门综艺到成为现象级线下社交活动,从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体店到与文旅、民宿业融合——作为近年来悄然流行的社交“
【热点观察】 作者:宋旭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剧本杀”有多火?相关机构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当前的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高居第三位,紧随电影、运动健身之后。然而,关
“由兴业路开往复兴路的G100次列车就要发车了。”伴随着熟悉的列车广播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为致敬建党百年而打造的“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北京爆红,与常规的图片、视频展陈形式所不同的是“复兴大道100号”将百年记忆实体化,精心构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