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6 00:42:00 | 浏览:1078
8月底,十一将北京三里屯的剧本杀店Eleven扩大到27个包间,朝阳公园分店也全新开幕。但身在深圳的剧本杀店主石琨,却默默关掉了位于南山区的店铺。
“被市场吹出来的泡沫给忽悠了。”说起关店亏损的50万元,石琨已经释怀。在剧本杀行业里短暂走过一遭,他才明白,开一个剧本杀店看起来没什么门槛,却有不小的风险。这大半年,他的店长时间处于空闲状态。由于大部分玩家都挑周末过来,就算周末好不容易满座,整体营收仍然入不敷出。
在北京剧本杀店主聚集的群里,十一总能看到新店开张的消息,不断有新人进群。但同时,店铺关闭的信息也从不间断,“天天都有转让消息,甩卖桌椅板凳,特别多店铺倒闭。”
位于北京三里屯的Eleven剧本杀轰趴馆
一边是淘宝上的盗版剧本热卖,另一边是倒闭店铺在闲鱼抛售桌椅,剧本杀行业的繁荣之火,在枯荣间不断跌宕。
《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剧本杀线下门店已经突破3万家,市场总规模高达117.4亿元。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也只有204亿元。
2021年,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170.2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超九成剧本杀相关企业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近一半成立于一年内。在年轻人创业的选项中,剧本杀成为最热门的赛道之一。但是,玩家的入局和退局此消彼长,开一家能盈利的剧本杀店,远不是“风口”那么简单。
年轻人的剧本杀
2010年9月,十一就在三里屯的核心地段做起桌游店。如今全国各地剧本杀店不断开业的火爆,以及野蛮生长带来的问题,她看在眼里,“剧本杀确实处在一个爆发期。这十几年,年轻人的流行娱乐方式从桌游、轰趴、密室逃脱再到剧本杀,内核几乎都是一样的,都是满足年轻人的社交和娱乐需求。”
十一回忆,当初密室逃脱游戏风靡时,一幢居民楼里就能搭建出几家密室逃脱。玩家进场拿到几张小纸条,粗制滥造的密室场景里放几个箱子,就开始解密游戏。
现在,密室逃脱已经进阶到机械密室、沉浸式无线对讲机、恐怖与古装相结合等模式,但密室逃脱的短板也显露无遗——玩家通常玩一次就不会再复购,密室所需的空间之大、装修投入之多,造成这种重资产的运营越来越难收回成本。
如今剧本杀的流行,让她看到当年密室逃脱的资本疯狂,“你到西安、洛阳这些二线城市,走两步就是一家剧本杀,一栋楼里上上下下都是剧本杀门店。”
相比密室逃脱、狼人杀等娱乐方式,剧本杀似乎具备更广泛的受众群,投入上也比密室逃脱更小。
每个剧本杀店都会按照剧情,设置不同的包间风格
追溯起来,剧本杀源于19世纪的英国派对游戏“谋杀之谜”。“传到中国以后,因为每位玩家都有一本剧本,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变成了剧本杀。”十一说,相比“谋杀之谜”,剧本杀无论是人物角色、剧情走向还是玩法,都变得更有创意和可玩性。2016年,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的热播,更是助推了中国剧本杀热潮。
在她看来,什么年纪的人都能玩剧本杀,无论是推理本、阵营本、欢乐本还是恐怖本、情感本,不同类型的剧本,都能让玩家体验一段不同人生。
“我玩过几十个剧本杀,一开始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玩情感本会痛哭流涕。”十一说,就像很多人看电视剧会感同身受地落泪,剧本杀的沉浸感更强。玩家在一个密闭的游戏空间里,短暂地脱离自己的日常生活,进入另一个人的人生,几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