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6 00:43:44 | 浏览:1228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霍红】聚在一起“打个本”,如今成为年轻人之间流行的休闲文化活动。从2016年推理真人秀节目《明星大侦探》开始,“剧本杀”便进入中国年轻人的视线,经过2017年至2019年的发展,最近两年在国内呈井喷状态:一个月就有10多个不同城市的展会,为了抢一张大展会入场券有时还要加购店家票。目前“剧本杀”展会的举办方都是早期入行的发行方,他们手中掌握着很多商家信息,看似举办展会比发行更容易赚钱。然而就在10月的重庆展会上,记者却发现,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似乎正在转变。
重庆展上,众多剧本杀宣传物料挤满大厅和过道。霍红 摄
走进“剧本杀”展会
“老玩家转行当店家,店家转发行,发行转展会”,一语道出“剧本杀”目前的行业动态。在近日的重庆展会上,一位北京的发行告诉记者,自己认识的1万多家“剧本杀”店家客户中,有很多都已转行做发行。因为门槛低,同行间的竞争让店家选择剧本时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成本也越来越高。即使发过几个被市场认可的剧本,但是公司目前也只能是收支平衡。
以前“剧本杀”店家为了买到好的剧本,在展会上要“讨好”和“买通”发行商,然而近来却出现发行无法组局的情况——发行约不到店家,便缺少测试剧本的机会,这样就得不到市场前期评定,没有口碑就很难在展会上推销剧本,这让很多发行头疼不已。
为了扩大竞争力,“剧本杀”的发行不光在国内,甚至发展到北美华人圈——多伦多、纽约、洛杉矶已成为发行商瞄准的市场。
“90%的店都不赚钱”
“剧本杀”到底怎么玩?通常一个剧本需5至10人参与,具体人数由剧本创作者按照故事情节来设定,故事类型分为欢乐、恐怖、情感、推理、硬核等不同风格。为了让玩家有更好的体验,很多剧本还增加演绎环节。不过无论哪个类型的剧本,娱乐性和推理性都是基本要素,主持人(DM)根据剧本线索带领玩家走进故事,一桌新老朋友开始上演着一出出戏。
从玩家、店家,到发行,90后和00后如今贯穿着“剧本杀”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与电影院、图书馆、网吧和咖啡厅相比,“剧本杀”店更容易结识新朋友,因此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场所。“我们‘剧本杀’店虽然只开了3个月,但是已经成就了几对男女朋友。”山西大同一家“剧本杀”店老板告诉笔者。
目前全国“剧本杀”门店已经超过4.5万家。在重庆,记者走进一栋不大的商业区办公楼,里面有40多家“剧本杀”店铺。走进其中一家门店,简单的装修,书架上摆放着几十个剧本,墙上贴着海报,几间房子被打了隔断,每个房间都陈列着不同摆设以呼应不同剧本主题。一位正在探店的中年男士告诉记者,儿子经常玩“剧本杀”,现在想投资20多万开一家“剧本杀”店,因为不熟悉这个行业想来了解一下行情。
当“剧本杀”展会从卖家市场转为买家市场,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商家在爆发性增长的同时,消费者群体并没有呈现同样速度的增长。“时长和内容限制了消费群体”,有经验的店家这样解释。展会现场,一个本来有兴趣的顾客了解到需花费4至6小时才能完成一个剧本时,便遗憾地走开了,“我这个年龄已经不可能在昏暗的房间里读大块文字,太累了”“我没这么多时间呀!”商家也有越来越多的抱怨:“我们一个四线城市去年(“剧本杀”店)还是几十家,到今年已有上百家。但是玩家就是那么多人,人数已到了天花板。”“北京的市场竞争更激烈,其实只有放假和周末才有更多玩家来店里。”“我们城市90%的店都不赚钱,但是已经投资就只能撑下去。”
是“一阵风”,还是沉浸式娱乐的开始?
轰轰烈烈的“剧本杀”市场,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清楚真实的现状。“现在的玩家越来越挑剔,我们到处参加展会,就是为了买到更好的剧本。但实际上,玩家就是去了这家再去另一家,店家之间竞争激烈,‘内卷’太厉害了。”与此同时,圈外也有很多“同行”正在观望。笔者在一家影视公司了解到,一直做海外批片的该公司由于主要业务大受疫情影响,如今正探讨“剧本杀”项目是否可以成为业务分支。该公司主管说,“我们手中有大量IP,这些IP是否可以发展成‘剧本杀’的剧本,我们还在探索。”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很多知名IP改编的“剧本杀”剧本,如《庆余年》《王者》等。一位影视行业的编剧认为,“剧本杀”体量太小,花费同等时间的剧本收益远远不如电影剧本,“在我看来,‘剧本杀’的剧本充其量就是一个故事大纲加上桌游游戏机制。”另外一位行业编剧不屑地说,“(‘剧本杀’剧本)内容太肤浅,甚至还有不少语法错误。有的游戏还很低俗。”
在采访中,笔者也遇到很多想转型却不知如何下手的影视编剧。一名有社交恐惧症的编辑告诉笔者,由于影视行业不景气,正在考虑做“剧本杀”剧本,但自己不愿与人打交道成为障碍,“这种社交性质的剧本,我不出去和别人玩,就不懂里面的核心是什么。”也有年轻编剧找到新方向,“我原来就是在家写网文,后来加入‘剧本杀’的行列。”
2020年,中国“剧本杀”产业规模已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有专家预测,到2022年将达220亿元。一位文化从业者称,“我感觉就是一阵风,就像当初的密室逃脱”;另外一位从业者则坚定地认为,“‘剧本杀’有它自身的魅力,开启沉浸式娱乐体验”;也有从业者担忧行业前景,“明年要重新洗牌,不知道还能做多久”;还有更多“圈外人”持开放态度,“我让孩子来玩个剧本,总比在家打游戏好”……剧本杀这个话题的关注与行业探究,似乎才刚刚开始。
为进一步加强剧本娱乐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旅部13日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剧本娱乐活动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其使用的剧本应当标明适龄范围;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实习生 董彦希“今天有个本可以开,要来吗?”4月10日,剧本杀店员给剧本杀爱好者田晨发来消息,田晨一看是曾经在另一家店玩过的剧本,便婉拒了店员的邀约。田晨发现,自己玩剧本杀的热情好像不如以前那么高了。剧本杀也有过一场难求
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对很多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剧本杀能够在剧本里演绎另一种人格,按照线索拼凑出整个故事的全貌.....这样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内心的表演欲望体验另一种人生,而且还能短暂逃离现实缓解
剧本杀是一种通过剧本形式虚拟出各种凶案故事,让玩家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分析剧本中的漏洞以及提供线索,来找出凶手的游戏。其凭借新颖的娱乐方式以及独特的游戏体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当前,剧本杀已经成为了90后以及00后的社交新方式。剧
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拿着不同身份的剧本,抽丝剥茧地分析着各种线索,利用推理找出背后的“凶手”……这一幕场景就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社交方式“剧本杀”,也被人们形容为“极具Z世代特征的消费场景”。据悉,这个起源于欧美派对的游戏最初被直译
后劲太强。如果不是《007》上场,《长津湖》就承包了整个10月份的票房日冠。截止至10月29日,长津湖内地票房折合美元8.28亿,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第一。而被它超越的第二名,还是国产片,《你好,李焕英》。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市场
什么是剧本杀,剧本杀什么意思,超强解释!剧本杀是什么?剧本杀是一个小众圈层的游戏,圈内人为之沉沦,圈外人雾里看花。一群人坐在一起聊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沉迷其中?先百度了他的官方解释。“剧本
每经编辑:王月龙,易启江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新华社天津7月1日电(记者梁姊 郭方达)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然而,部分“剧本杀”剧本中存在“黄色暴力血腥”内容,一些密室逃脱场景中“黑暗追逐电击”行为,也引发是否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担忧。日前,
【入行门槛低、剧本质量良莠不齐 你玩过剧本杀吗?】“就目前来看,国内‘剧本杀’发行从业者人数过万,每年发行的新本在200本到300本左右,线下店超过2万家。”“剧本杀”资深从业者冷月说。目前,从内容上划分,“剧本杀”分为“硬核本”(以推理为
2016年,一种名叫“剧本杀”的游戏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其故事性、悬疑性、刺激性及自带社交属性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去年,随着新一季《明星大侦探》综艺的播出,剧本杀迎来第一次爆发式推广,成为新经济、夜间经济的“新宠”之一。开剧本杀店需投入几何?
“沉浸式社交体验”“百元买一段人生”“满足悬疑推理的刺激感”……剧本杀是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社交新模式。尽管剧本杀产业已经具有上百亿元市场,但在其热度高涨的背后,危机已经显现——剧本杀《壬辰倭乱》角色剧本与游戏卡片。记者 文超摄艾媒咨询的分析
“剧本杀”: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前景取决于“剧本杀”能否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能否通过规范运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从登陆热门综艺到成为现象级线下社交活动,从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体店到与文旅、民宿业融合——作为近年来悄然流行的社交“
【热点观察】 作者:宋旭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剧本杀”有多火?相关机构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当前的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高居第三位,紧随电影、运动健身之后。然而,关
“由兴业路开往复兴路的G100次列车就要发车了。”伴随着熟悉的列车广播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为致敬建党百年而打造的“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北京爆红,与常规的图片、视频展陈形式所不同的是“复兴大道100号”将百年记忆实体化,精心构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