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6 00:52:27 | 浏览:1336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古希腊哲学家埃比克泰德将人生只有一次的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确实,没有人能决定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与这个世界见面之前一切都是混沌,但只有一次的人生里如今也有机会能体验百般滋味,“剧本杀”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年来,成为线下休闲娱乐的首选,全国各地的剧本杀门店也越开越多,年轻人们更是趋之若鹜。而在最近,一场再次爆发的疫情更是将剧本杀推向了人们面前。
9月22日,一位新冠感染者在哈尔滨连玩三天剧本杀,这样的行为除了引起疫情的爆发小高峰之外更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剧本杀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会连续三天沉迷其中?
其实,这是属于年轻人们的一场狂欢,更是整个“剧本杀”行业大爆发的缩影。
剧本杀到底有多火?其实用两个字形容就足够,那就是“野蛮”。
2020年底,全国剧本杀线下门店已经超过3万家,要知道,2019年的剧本杀门店也不过2400家,门店数量在一年之内获得指数级的增长,这样的成长速度足够快速;在今年,剧本杀的市场规模预计能达到150 亿元,消费者规模则是 941 万。
从数字上面或许看不出什么门道,但是细化到生活里我们就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只要当你打开地图、生活服务平台搜索“剧本杀”就会发现,自己身边有大大小小不少门店,即便是在小县城,剧本杀的门店也能有十多家,和麻将馆不相上下,而在大城市中“剧本杀”则更疯狂。
数据显示,上海如今有2000多个剧本杀相关门店,深圳有3000多个,现在的剧本杀可谓是遍地开花。
门店多,消费群体也不少。
2019年,剧本杀的消费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的年轻群体,占比高达83.86%,直到今天,年轻人的数量还在不断激增,这其中不乏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
靠着年轻群体的支持和自己野蛮的生长速度,剧本杀在资本市场也前所未有的吃香。我国有关剧本杀、狼人杀的融资事件多达35起,融资金额超过253.2亿人民币。
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下剧本杀也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势头,行业并未受到影响,逆势生长获得120亿元的市场规模。
如此快的生长速度,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剧本杀的火爆似乎在向人们说明一件事:“我就是当下的王”。确实,单看成长速度,剧本杀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
说起剧本杀的起源,那就不得不说2016年芒果TV自制的真人秀节目《明星大侦探》,自从播出引起行业很大轰动,彼时,人们沉浸在化身福尔摩斯断案推理的快感当中无法自拔,《明星大侦探》播出之后大众对剧本杀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引发了更多类似的综艺节目出现,例如爱奇艺的《萌探探探案》、《奇异剧本鲨》等。之后的线上剧本杀平台也开始出现。
至此,沉浸式剧本杀开始从线上蔓延到线下,直至去年疫情时期,剧本杀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硬通货”。
年轻人沉浸剧本杀当中究竟能获得什么?
实际上,当下的年轻人在剧本杀当中找寻的正是自己所缺失那一部分东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越来越模糊,即便是身处异地也能无障碍交流,但这也使年轻人丧失了对身边事物的敏感性,他们过分专注于自己,难以对身边事物产生共情,而剧本杀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为一个剧本围坐在一起的年轻人有了从未有过的亲密感,在为同一个剧情表演、推理甚至争辩的时候他们也体会到了社交的乐趣。
所以,剧本杀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交娱乐化的载体,吸引年轻人的同时也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它的出现和兴起将一堆有着共同喜好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年轻人们也体验到了社交的乐趣,更将剧本杀推到了大众面前。
可是,早在剧本杀出现之前就有了狼人杀、密室逃脱等游戏,历经十年的它们怎么会被剧本杀这样一个后起之秀超越呢?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一次偶然事件,也将剧本杀的兴盛归结于运气。
但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而这句话应用在剧本杀身上似乎也很合理。
字母财经认为剧本杀的火爆原因之一在于狼人杀等游戏的铺垫。当年的狼人杀、密室逃脱等推理竞技游戏已经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推理竞技种子;而十年之后,当剧本杀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这颗种子也携带着消费者的渴望破土而出。
如今的剧本杀正是对狼人杀、密室逃脱等推理竞技游戏的升级换代,而在玩家代入角色挖掘线索的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了之前狼人杀和密室逃脱所不具备的那种沉浸式的快感。所以,诞生时间更晚的剧本杀看似是一次偶然事件,但站在其他社交玩法肩膀上的它早已经有了俘获人心的基础。
剧本杀爆火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整个产业的积淀。
一开始的剧本杀只不过是简单的剧本围读式破案,而之后又经历了实景场馆角色变装装的沉浸式玩法;在环境升级之后剧情也在进行升级。
最开始的时候剧本杀的剧情照搬真实犯罪案例,写实沉重,但如今的剧本题材却更加多样化,从幽默有趣到恐怖惊悚、从单一枯燥到多样有趣,细化的剧本题材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经过如此多的变化之后剧本杀已经兼顾了趣味性参与感,克服缺点的它这才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经过时间的洗礼,剧本杀愈发优秀,缺点也被一一改进,成功讨好消费者的它已然换了一副新面貌,而以新面貌示人的它,也赢得了自己的一片天。
剧本杀红到发紫,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它的成长颇有一番江湖大侠的风范,但历尽千帆,剧本杀还是没有逃得过命运的追杀。
9月22日,新华社一篇名为《宣扬暴力、灵异,变味的“剧本杀”引担忧》的文章让剧本杀的头顶悬起了一把剑,空气中蔓延的不再是对剧本杀的无限追捧,取而代之的是漫天飞扬的口诛笔伐。
字母财经认为,当剧本杀从无到有,一路走来实现辉煌的同时,正在消耗的不仅是消费者的钱包,更多的还是他们的精神健康;当整个行业都陷入泥中无序混乱的状态时,剧本杀的真正危害才开始浮出水面……
放眼整个剧本杀市场,剧本杀都不够规范,我国一万家企业经营范围含剧本杀,但是92%都为个体商户,且97%的商户注册资本都在100万元以下。商家准入门槛低、市场行政监督缺失的背景下剧本杀出现了不少问题,最显著的就是激烈竞争导致的行业失序。
为了吸引消费者,已经有商家开始在游戏内容、场景设置等环节增加暴力、灵异元素来吸引年轻人,但是这样的行为却可能使年轻人误入歧途。以黄色、暴力、灵异等猎奇话题作为商业噱头确实让门店赚了不少的钱,但是这严重的背离当下的主流文化,当消费者沉浸其中时很容易产生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乱,也会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因为这些内容而出现心理疾病的人不在少数。
2020年下半年,小刘在朋友的引荐下开始玩剧本杀,从一开始的足不出户到后来的沉迷剧本杀。从前不喜欢社交的小刘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精气神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一开始小刘的母亲还以为儿子正在逐渐与这个社会接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现他的儿子已经染上了许多不该有的习惯。情绪不稳定、半夜乱喊乱叫,最严重的一次他甚至要扬言杀了自己的母亲。
而这些问题,都猜测是小刘沉迷在富含暴力情节的剧本杀游戏当中导致的。
可以看得出,当剧本杀风靡一时的时候店家们也失去了稳定发展的内心,在内容上开始增添越来越多的猎奇元素的剧本杀正在将消费者带向一条充满非正常元素的歧路。
这些问题的出现,更是验证了剧本杀不够健康的特性,在没有监管的路上固然跑得畅快,但失去引导的它也滋生出了很多危害。内容与市场难以兼顾的剧本杀缓缓走入暗夜,头顶的那把剑也正在落下……
剧本杀的现状让我想到了一句诗:“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在经历无数个夏天的积累,马上尝到累累硕果的剧本杀正在这个秋天走向凄凉;曾经获得不少成就的剧本杀也正在随着缓缓吹来的秋风进入一个更加寒冷的冬天。
如果还想要发展,那么行业必须被监管,行业规范也必须树立,不能将逐利当作自己唯一的目标,多呈现一些幽默、温情的剧本才能让自己走上更高层次的发展道路;否则,只会在消费者的一声声惊呼中失去未来。
参考资料:
《热锅上的剧本杀》-创业邦
《年轻人在剧本杀里找什么》-投资界
《入魔“剧本杀”,连妈都要杀》-瞭望智库
文中观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具有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由 @字母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为进一步加强剧本娱乐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旅部13日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剧本娱乐活动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其使用的剧本应当标明适龄范围;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实习生 董彦希“今天有个本可以开,要来吗?”4月10日,剧本杀店员给剧本杀爱好者田晨发来消息,田晨一看是曾经在另一家店玩过的剧本,便婉拒了店员的邀约。田晨发现,自己玩剧本杀的热情好像不如以前那么高了。剧本杀也有过一场难求
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对很多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剧本杀能够在剧本里演绎另一种人格,按照线索拼凑出整个故事的全貌.....这样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内心的表演欲望体验另一种人生,而且还能短暂逃离现实缓解
剧本杀是一种通过剧本形式虚拟出各种凶案故事,让玩家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分析剧本中的漏洞以及提供线索,来找出凶手的游戏。其凭借新颖的娱乐方式以及独特的游戏体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当前,剧本杀已经成为了90后以及00后的社交新方式。剧
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拿着不同身份的剧本,抽丝剥茧地分析着各种线索,利用推理找出背后的“凶手”……这一幕场景就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社交方式“剧本杀”,也被人们形容为“极具Z世代特征的消费场景”。据悉,这个起源于欧美派对的游戏最初被直译
后劲太强。如果不是《007》上场,《长津湖》就承包了整个10月份的票房日冠。截止至10月29日,长津湖内地票房折合美元8.28亿,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第一。而被它超越的第二名,还是国产片,《你好,李焕英》。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市场
什么是剧本杀,剧本杀什么意思,超强解释!剧本杀是什么?剧本杀是一个小众圈层的游戏,圈内人为之沉沦,圈外人雾里看花。一群人坐在一起聊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沉迷其中?先百度了他的官方解释。“剧本
每经编辑:王月龙,易启江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新华社天津7月1日电(记者梁姊 郭方达)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然而,部分“剧本杀”剧本中存在“黄色暴力血腥”内容,一些密室逃脱场景中“黑暗追逐电击”行为,也引发是否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担忧。日前,
【入行门槛低、剧本质量良莠不齐 你玩过剧本杀吗?】“就目前来看,国内‘剧本杀’发行从业者人数过万,每年发行的新本在200本到300本左右,线下店超过2万家。”“剧本杀”资深从业者冷月说。目前,从内容上划分,“剧本杀”分为“硬核本”(以推理为
2016年,一种名叫“剧本杀”的游戏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其故事性、悬疑性、刺激性及自带社交属性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去年,随着新一季《明星大侦探》综艺的播出,剧本杀迎来第一次爆发式推广,成为新经济、夜间经济的“新宠”之一。开剧本杀店需投入几何?
“沉浸式社交体验”“百元买一段人生”“满足悬疑推理的刺激感”……剧本杀是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社交新模式。尽管剧本杀产业已经具有上百亿元市场,但在其热度高涨的背后,危机已经显现——剧本杀《壬辰倭乱》角色剧本与游戏卡片。记者 文超摄艾媒咨询的分析
“剧本杀”: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前景取决于“剧本杀”能否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能否通过规范运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从登陆热门综艺到成为现象级线下社交活动,从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体店到与文旅、民宿业融合——作为近年来悄然流行的社交“
【热点观察】 作者:宋旭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剧本杀”有多火?相关机构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当前的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高居第三位,紧随电影、运动健身之后。然而,关
“由兴业路开往复兴路的G100次列车就要发车了。”伴随着熟悉的列车广播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为致敬建党百年而打造的“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北京爆红,与常规的图片、视频展陈形式所不同的是“复兴大道100号”将百年记忆实体化,精心构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