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6 00:59:12 | 浏览:1055
来源:成都商报
“今天的房间已经被玩家提前预定订了,我们正在为他们准备道具和剧本。”9月19日上午,成都春熙路商圈第一城B座15楼,一家名叫“play plus 剧本探案馆”的剧本杀门店内,三位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场景,摆放饮料,“包括饮品在内,玩家的人均场次费在100元左右。”
今年中秋假期的第一天,大邑县安仁古镇“乐境印象·仁·戏剧游戏”剧本杀体验馆也生意爆满。“假期场次全部都被预订了,玩家今天正在赶来的路上,我们这里主要提供两天一夜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当记者致电询问节日消费情况时,该门店工作人员说。
市区门店的即刻体验,郊区两天一夜的沉浸式消费成为都市年轻人的全新娱乐休闲选择。此前,一组来自大众点评上抓取的开店数量显示,截至今年1月,成都剧本杀线下门店就已达到708家,排名全国第一,超过上海和北京。然而,成都剧本杀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青年群体消费方式的不断变化,成都剧本杀行业正处于转型期,要形成高质量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尤其是资本化的探索,还有很多路要走。
如何破解“小而散”?
做好服务和社交黏性是关键
剧本杀,起源于英国,它是一类真人角色扮演的游戏,全程以剧本为核心,由(DM)游戏主持人引导完成整套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线下娱乐方式,凭借独特的社交体验和游戏环节吸引很多“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年轻人的青睐,已成为国内线下桌游店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
记者在成都市内多个点位随机搜索发现,不需要走太远总能发现相关剧本杀门店。门店扎堆背后,成都俨然成为全国“剧本杀”消费重镇。
目前,成都市的剧本杀门店规模大小不一,有的门店占地面积几十平米或一百多平米,有的则占地上千平米,而更大面积的剧本杀体验馆往往不会选择在市中心开店,租金成本成为直接原因。于是,一些大体量的剧本杀体验馆选择开设在市中心以外的地段。
具体看,成都剧本杀消费市场有哪些行业痛点?据成都“局中局”剧本杀体验馆负责人杨涛介绍,去年成都剧本杀体验馆只有120家左右,目前有1000多家,其中,存在‘老破小’的现状,有些剧本杀体验馆开设在居民楼中,这种店面落地快,处于野蛮生长态势。同时,成都剧本杀店面的增速甚至超越了玩家群体的增速,最近,行业内存在探馆转让的现象,小体量的门店往往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受市场风向变迁影响。另外,一些投资额度更高,占地面积更大,服务水平更优的剧本杀馆正在增加,设计感、舒适化和豪华程度在提升,不断刷新消费者的体验感,这些因素都会加速行业内“老破小”出清。
“本质上讲,剧本杀行业非常注重剧本质量,一些地方过分注重演绎的成分,这一现象应该避免,剧本杀的本质就是剧本+沉浸式体验,要注重服务意识提升和社交黏性的培育。”“局中局”剧本杀体验馆负责人杨涛说。
如何做大做强?
提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在成都市成华区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内,“环球魔力沉浸式剧场”正在吸引一些对剧本杀消费体验感要求更高的青年群体。“目前,我们店内拥有上千套崭新服装,许多都是限定版。”在店面的服装区,“环球魔力沉浸式剧场”创始人李咏介绍了她运营剧本杀体验馆的理念。
在剧本杀圈子内,剧本是一家门店的“看家本领”之一。对于“盒装本”,任何一家店都可以买到;而对于“城限本”,一般而言一座城市也就两三家体验馆能够买到;而“独家本”则是城市唯一的稀缺资源。这就意味着,谁拥有好的独家或城限类剧本,谁就能够在行业中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资源或是给玩家更多元的选择。
“全国各地的剧本杀会展活动、行业峰会等,我们都会主动走出去对接剧本资源。而我们也在培育自己的剧本写手,打造原创IP内容创作队伍,构建‘沉浸式剧场、沉浸式推理、沉浸式文旅’三大沉浸式消费场景。”李咏的打算是要将门店推向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路径。对此她坦言,由于是新店,前期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行业从业人才的稀缺”。
剧本杀门店走规模化、品牌化之路,资本市场如何看?近日,来自上海的剧本游戏与沉浸式娱乐公司“探案笔记”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消息发布之后,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我们团队也在联手一些投资机构和行业组织一起关注以剧本杀等为代表的体验经济赛道的潜在投资标的,通过走访发现,成都一些小体量剧本杀门店创业者,他们在心态上更偏向单纯做好一门生意,比较缺乏资本化概念,对产业上下游格局的认知有局限,没有对产业链的深刻思考就很难有灵敏的资本市场嗅觉。”在成都长期关注剧本杀行业的梁陈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报告显示,预估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154.2亿元。“是否占据了产业链上游?是否有稳定的剧本供应?如何保持产品的复购率?能否利用声光电技术的创新,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想象空间?”梁陈超表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或是成都剧本杀创业团队做大做强值得考量的一些因素。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宋嘉问
为进一步加强剧本娱乐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旅部13日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剧本娱乐活动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其使用的剧本应当标明适龄范围;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实习生 董彦希“今天有个本可以开,要来吗?”4月10日,剧本杀店员给剧本杀爱好者田晨发来消息,田晨一看是曾经在另一家店玩过的剧本,便婉拒了店员的邀约。田晨发现,自己玩剧本杀的热情好像不如以前那么高了。剧本杀也有过一场难求
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对很多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剧本杀能够在剧本里演绎另一种人格,按照线索拼凑出整个故事的全貌.....这样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内心的表演欲望体验另一种人生,而且还能短暂逃离现实缓解
剧本杀是一种通过剧本形式虚拟出各种凶案故事,让玩家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分析剧本中的漏洞以及提供线索,来找出凶手的游戏。其凭借新颖的娱乐方式以及独特的游戏体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当前,剧本杀已经成为了90后以及00后的社交新方式。剧
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拿着不同身份的剧本,抽丝剥茧地分析着各种线索,利用推理找出背后的“凶手”……这一幕场景就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社交方式“剧本杀”,也被人们形容为“极具Z世代特征的消费场景”。据悉,这个起源于欧美派对的游戏最初被直译
后劲太强。如果不是《007》上场,《长津湖》就承包了整个10月份的票房日冠。截止至10月29日,长津湖内地票房折合美元8.28亿,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第一。而被它超越的第二名,还是国产片,《你好,李焕英》。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市场
什么是剧本杀,剧本杀什么意思,超强解释!剧本杀是什么?剧本杀是一个小众圈层的游戏,圈内人为之沉沦,圈外人雾里看花。一群人坐在一起聊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沉迷其中?先百度了他的官方解释。“剧本
每经编辑:王月龙,易启江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新华社天津7月1日电(记者梁姊 郭方达)暑期将至,“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活动客流高峰即将到来。然而,部分“剧本杀”剧本中存在“黄色暴力血腥”内容,一些密室逃脱场景中“黑暗追逐电击”行为,也引发是否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担忧。日前,
【入行门槛低、剧本质量良莠不齐 你玩过剧本杀吗?】“就目前来看,国内‘剧本杀’发行从业者人数过万,每年发行的新本在200本到300本左右,线下店超过2万家。”“剧本杀”资深从业者冷月说。目前,从内容上划分,“剧本杀”分为“硬核本”(以推理为
2016年,一种名叫“剧本杀”的游戏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其故事性、悬疑性、刺激性及自带社交属性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去年,随着新一季《明星大侦探》综艺的播出,剧本杀迎来第一次爆发式推广,成为新经济、夜间经济的“新宠”之一。开剧本杀店需投入几何?
“沉浸式社交体验”“百元买一段人生”“满足悬疑推理的刺激感”……剧本杀是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社交新模式。尽管剧本杀产业已经具有上百亿元市场,但在其热度高涨的背后,危机已经显现——剧本杀《壬辰倭乱》角色剧本与游戏卡片。记者 文超摄艾媒咨询的分析
“剧本杀”: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前景取决于“剧本杀”能否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能否通过规范运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从登陆热门综艺到成为现象级线下社交活动,从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体店到与文旅、民宿业融合——作为近年来悄然流行的社交“
【热点观察】 作者:宋旭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剧本杀”有多火?相关机构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当前的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高居第三位,紧随电影、运动健身之后。然而,关
“由兴业路开往复兴路的G100次列车就要发车了。”伴随着熟悉的列车广播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为致敬建党百年而打造的“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北京爆红,与常规的图片、视频展陈形式所不同的是“复兴大道100号”将百年记忆实体化,精心构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