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剧本杀”,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时间:2023-04-16 01:01:46 | 浏览:1418

换上一身汉服,市民罗臻成了古代名门望族“陈家”的丫鬟,但她还有个“隐藏身份”是出生时被调换的“陈家亲生女儿”,此番回归就是为了找机会证明真相、夺回家产……这是罗臻周末玩的一场“剧本杀”,5个角色互不知对方真实面目,在每一次冲突中各自争辩,两

换上一身汉服,市民罗臻成了古代名门望族“陈家”的丫鬟,但她还有个“隐藏身份”是出生时被调换的“陈家亲生女儿”,此番回归就是为了找机会证明真相、夺回家产……

这是罗臻周末玩的一场“剧本杀”,5个角色互不知对方真实面目,在每一次冲突中各自争辩,两个半小时才最终揭晓答案:“让自己沉浸在角色中与人互动,比其他娱乐方式带劲多了。”

“剧本杀”正快速风靡全国。根据央视财经报道,2019年我国“剧本杀”市场快速增长,规模突破百亿元。基于美团相关业务数据和商户用户调研的《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则预计今年国内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消费者规模或达941万。

然而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也有不少“剧本杀”店黯然关张,一些“剧本”内容过于荒诞恐怖,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以“剧本杀”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突破线上线下限制,联动IP开发,是未来文化娱乐产业的趋势,但也必须小心呵护,才能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我通过‘剧本杀’找到男朋友”

罗臻没有想到,多次拒绝相亲的她,竟然是在玩“剧本杀”时找到的男朋友。身为一名“90后”, 罗臻很不喜欢父母安排的“饭局式”相亲。一次周末朋友约好一起玩一出新的“剧本杀”,快到现场她才被朋友告知“想介绍一个不错的对象给你”。

“相比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没话找话,玩‘剧本杀’没有那么尴尬。”罗臻在那一次“剧本杀”里扮演的角色是“凶手”,相亲对象恰恰是针锋相对的“被害人的哥哥”。“我们玩到一半的时候,他就基本确定我的身份了。‘剧本杀’的角色虽然写好了,但具体台词和行为需要玩家自己发挥,他在分析时环环相扣,逻辑性强这一点给我印象很好。而且对一些原因的推测,也显示了他能与人共情。”罗臻回忆,当时对方还留给她好印象的一点是,“剧本杀”中不乏悬疑惊悚之处,她会被吓得往后躲:“遇到这种情况对方绷直了手臂挡在我后面,既不失礼,又不显得过分亲热。”

三小时的“剧本杀”之后,两人互留联系方式,进一步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如今仍然不时会约上朋友来一场“剧本杀”。

“剧本杀”成年轻人社交方式

近年来,“剧本杀”成了不少年轻人社交的方式,无论是相亲交友、同学聚会、公司团建,“剧本杀”都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我在‘剧本杀’店里,经常听到客服接电话,对方询问有没有公司团建二三十人可以玩的剧本;最多的是说朋友马上要过生日,希望推荐合适的剧本。”剧本杀行业协会秘书长刘青表示,目前传统的“剧本杀”分为几大类,适合不同的玩家:密室类的“烧脑推理”,“以情动人”的“情感本”,类似“无间道”的“阵营本”;当然少不了的还有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悬疑恐怖类。“公司团建可以选择‘阵营本’,生日聚会首推‘情感本’,通过剧本演绎让大家能感受情感的珍贵。”

在一些“剧本杀”爱好者看来,这样的娱乐方式突破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多种文化娱乐方式的界限。市民张晔黎表示:“相比看影视剧或者舞台演出,‘剧本杀’的玩家从‘看者’变成了‘主角’,而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挥空间,这样的沉浸感是别的娱乐方式无法比拟的。”过去热爱网络游戏如今更爱“剧本杀”的胡先生则认为,相比网络游戏设定好的各种游戏规则,“剧本杀”面对的是真人,“随机性和互动感强多了”。“我有一次在‘剧本杀’里扮演幕后凶手,为了获得最后胜利谎话几乎张口就来,事后我都在反省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阴暗面没被发现。”市民李先生很认同一些网友点评“剧本杀”时常用的话,“‘体验不同人生’是‘剧本杀’的魅力之一,也能根据自己的反应来反省现实中的自己。”

“剧本杀”与历史街区联动

1949年5月24日,上海解放前夜。上海商会会长许则明,在多伦路一家咖啡馆组织了一场聚会,邀请的都是上海商界、报社、电台等各界代表,众人在聚会上各怀心事,彼此试探……

这是位于虹口区多伦路251号的多伦文化艺术空间的“公啡咖啡”举行的一场“剧本杀”。公啡咖啡馆原址位于四川北路多伦路口,去年10月迁址到多伦路251号开启试运营。咖啡馆内布置着黄包车、旧自行车、老式电话亭,除日常限量提供简餐饮品外,也承接“剧本杀”等文化活动。这里的“剧本”改编自国家一级文学编辑葛明铭的作品《第一缕曙光》,玩家们可以跟着角色和剧情,体验追随先辈的足迹。

这一尝试,不仅让红色文化浸润“剧本杀”,也让“剧本杀”与历史街区牵手联动。百年前,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众左翼作家,常常在公啡咖啡馆相聚交流,甚至有学者认为这里称得上“左联的摇篮”。

开发“剧本杀”版《第一缕曙光》的上海鸿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俊芳介绍,针对企业团建需求,团队基于多伦路开发产品,“一开始做了很多道具,但最后都舍弃了。回归源头,强调‘可阅读的建筑和可对话的历史人物’”。产品推出后颇受欢迎,预约团建的消费者要排队一个多月。在她看来,文旅需要内容,专注内容创作不是用道具、游戏、演员来堆,反而是不去造景、因地制宜:“不要做人造的事情,真正回归内容。”

多伦路为“剧本杀”“沉浸式演出”提供实景(摄影:蒋迪雯)

如今,“剧本杀”跨界步伐越来越大。市民姚磊曾去过上海一家令他大开眼界的“剧本杀”馆:整个老建筑维持着颓败的场景,走进大门的一刻即处于角色之中。层层解密完成后走上这一老建筑的顶楼,发现竟是一个同样走“暗黑系”的酒吧,“剧本杀”复盘环节就在这里完成。“那时候觉得‘剧本杀’与同主题酒吧联动还挺新鲜,现在很多‘剧本杀’都和餐饮联动了,有些‘剧本杀’还配自助餐呢。”

据介绍,如今“剧本杀”最流行的玩法是“两天一夜”,即在城市近郊一些建筑中,根据“剧本”进行主题式改造,餐饮和住宿同样是“剧本”的一部分,整体时间控制在两天一夜之内,适合短途的企业团建和朋友聚会。

不光如此,各类定制版的“剧本杀”旅游产品也层出不穷,越玩越“大”。今年5月,“飞猪”APP曾上线一款定制“剧本杀”旅游产品,游客在船上换上民国时期服装,演绎剧本,参加舞会,同时游览重庆朝天门码头夜景。今年上半年,成都的街子古镇推出多个版本的“剧本杀”,运用古镇上的实景造景,服装、化妆、食宿一条龙全包,还有专业演员搭戏;端午小长假期间更是将剧本扩容至百名玩家同时参与,支线任务近300条。随后,周边的平乐古镇、洛带古镇也加入“剧本杀”的行列,将当地景点和美食、特产融入剧本,古镇成了玩家“飙戏”的舞台。

“剧本杀”核心在剧本——这使得业内外人士都认为“剧本杀”与影视动漫未来有进一步结合创作、打造新的大IP的可能。目前,热门网剧《庆余年》已经推出“剧本杀”产品,也有部分“剧本杀”正在被制作成网络影视剧。

今年上海国际影视节的“2021年电影市场‘IP影视开发大会’动漫影视IP沙龙”上,“剧本杀”与动漫影视文学剧本的相互转化和衍生IP成了热门话题。刘青是当时沙龙的嘉宾之一。他一进门就注意到现场的VR设备:“未来可能不仅限于拿着剧本玩,还可能当观众沉浸在剧中时,通过科技手段投入电影中,和大家一起玩